屠呦呦,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,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,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。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(今北京大学医学部)。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,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(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)工作,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、博士生导师,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。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,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,博士生导师、药学家,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。
父亲用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名句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。我有嘉宾,德音孔昭”,为她取名“呦呦”,意思是鹿鸣之声。父亲是开堂坐诊的医生,屠呦呦小时候最喜欢爬到装满古典医书的小阁楼里,看看这本记着药方的字儿,看看那本画着草药的画。在她眼里医生是最伟大、崇高的职业。她憧憬着自己也能穿上医生的白大褂像父亲一样“治病救人,带给人新生”。从北京大学毕业后,屠呦呦没有当医生,而是成为一名药学家。除了在实验室里“摇瓶子”做实验,就是到野外采集样本。
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,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。她查阅了大量古代典籍,寻访民间中医,系统收集了两千余方药,对其中的两百多种中药开展现代医学实验研究。她发现很多典籍里都有用青蒿治病的记载,这种“青蒿”就是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的“蒿”。但是青蒿品种混乱,提取物还受到药用部位、产地、采收季节、纯化工艺的影响。经过深入研究,一种名叫黄花蒿的植物进入了她的视野。这种植物长在山野,细弱又坚韧就像普通的杂草一样不起眼,却将在人类医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。
青蒿的提取过程非常艰难。1971年10月4日,第191号样品。经历了几百次失败,屠呦呦的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%的黄花蒿提取物。1972年她成功提取到一种无色结晶体,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青蒿素。
1999年,世卫组织将青蒿素列入“基本药品”目录,从那天起,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整整下降了50%,甚至在多个国家根除了这一疾病。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,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,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,每年治疗患者能达到数亿人。始于中国古方,加以现代技术,成果造福人类,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仅让疟疾得到了有效的治疗,更让中国古籍上的药学发扬到了世界,;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荣幸,更是世界医学的里程碑。从此,世界医学史上会留下一位中国人的名字——屠呦呦!
荣誉加冕,不忘记济世初心
2004年,青蒿素获得泰国最高医学奖——“玛希顿医学奖”。
2011年9月,因为发现青蒿素---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,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,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“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”。
2015年10月,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。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。
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、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,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,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。
2017年1月9日,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,屠呦呦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证书,成为我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首位女性科学家。
屠呦呦说:“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,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。”屠呦呦的一生,是对知识的无尽追求,对科学的无限热爱。她以青蒿素为笔,书写了科研与学习的壮丽篇章,用一生的努力,诠释了终身学习与科研精神的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