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他是一艘方舟,载着新中国的孩子,避开了脊髓灰质炎的劫难: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,用潜心研究护佑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,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。而他自己却谦逊地说:“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,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。” 他就是“糖丸爷爷”——顾方舟。
一、临危受命,开启研究
20世纪50年代,脊髓灰质炎在中国大流行,南通有近2000个孩子发病,广西南宁等地的疫情也很严重,民众陷入恐慌。当时家长们迫切希望有办法能治愈孩子的疾病,但那时此病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,只能进行矫正。国家下决心解决脊灰问题,顾方舟临危受命,投身到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中,一干就是40多年。
1957年,顾方舟带领研究小组,从横贯东西的12个城市中分离出患者粪便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,发现病毒的3种类型存在不同特性,确定了国内流行的病毒类型,并建立了脊灰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标准。
二、艰难抉择,确定路线
当时世界上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分为死疫苗和活疫苗。死疫苗安全但成本高、接种程序复杂,以当时中国的国力难以普及;活疫苗便宜、高效,但安全性存在疑问且尚未有国家大规模使用。顾方舟经过深思熟虑,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疫情的危重状况,认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。
1959年,顾方舟受命前往苏联学习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研制方法和生产工艺,他亲自把活疫苗种子从苏联带回国,开启了自主研制疫苗的艰难历程。
三、以身试药,舍子试险
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,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。顾方舟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,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,一周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,没有出现任何异常。
但成人大多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,疫苗对小孩的安全性还需要验证。顾方舟瞒着妻子,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。他表示“我不让我的孩子喝,让人家的孩子喝,没有这个道理”。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,最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,这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。
四、研发糖丸,方便推广
1960年底,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,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。但顾方舟意识到疫苗的储藏条件对不少地区难度不小,同时服用也是个问题。
经过反复探索实验,顾方舟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。糖丸疫苗是液体疫苗的升级版,在保存了活疫苗效力的前提下,大大延长了保存期,解决了偏远地区的运输保藏问题,使疫苗能够向全国推广。
五、终成大业,贡献卓越
1975年,顾方舟团队开始研制三价混合型糖丸疫苗,并于1985年研制成功。1990年,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,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。
2000年,“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”在原卫生部举行,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郑重签名,标志着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。
2019年1月2日,顾方舟因病逝世,享年92岁。同年,他获得“最美奋斗者”称号,还获得“人民科学家”国家荣誉称号。顾方舟的贡献不仅为中国儿童带来了健康,也为全球脊髓灰质炎的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。